37歲女愛吃肉!突然腹部不適「罹患腸癌」 醫生提醒「2種肉」確實要少吃
張女士今年37歲,正值事業心旺盛的階段,她經常熬夜工作,導致作息時間不規律。此外,由於缺乏運動,她的身體得不到足夠的鍛煉。
長期處於巨大的壓力之下的張女士喜歡通過飲食緩解疲憊、放鬆心情。她非常偏愛豬肉、牛肉這些紅肉,常常將其作為主食。而且,她的烹飪方式多為煎、炸、烤,她認為這些方式加工出來的食物會更加的美味,讓她胃口大開、壓力一掃而空。因此,她也常常過量飲食,尤其是肉類,攝入量都高於常人。
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張女士的身體狀況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她經常感到腹部持續的疼痛,腹瀉的情況也越發嚴重,有時甚至在排便時出現了血液。
儘管她隱約覺得這與她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有關,但因為覺得自己還年輕,再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她並未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採取措施去改變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最近,張女士的癥狀加重,便血從最初的偶爾出現,轉變成每次大便都會出現,於是她來到醫院就診。醫生聽了她的描述,為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
體格檢查:體溫正常,脈搏正常,呼吸正常。腹部柔軟,無壓痛、反跳痛。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檢查未見異常,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結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內有一個1.5*2cm腫瘤,病理活檢證實為結腸癌。因此張女士被診斷為結腸癌。
醫生告訴張女士:「你的飲食習慣很不健康,長期大量食用紅肉、暴飲暴食、偏食、冷熱交替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然而,這種變化是否與癌症高發有關,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人認為,長期大量食用紅肉、加工肉類是導致癌症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這一問題的答案。
一、癌症高發,是長期吃肉引起的?
癌症是一大類由多種複雜因素交織而成的惡性疾病,這些因素包括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等。在眾多生活習慣因素中,長期大量食用紅肉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被普遍認為與結直腸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2013年歐洲科學家們聯合進行一項了科學研究,採用前瞻性隊列研究設計,共納入歐洲各地10餘個國家的參與者。
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者的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等相關信息,並進行了長達10年的隨訪。主要觀察指標為癌症及心臟病死亡率的差異與肉類攝入量的關係。
經過10年的隨訪,共記錄到癌症死亡病例12,000餘例,心臟病死亡病例8,000餘例。隨著肉類攝入量的增加,癌症及心臟病死亡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相比肉類攝入量最低的人群,攝入量最高的人群的癌症死亡率增加了35%,心臟病死亡率更是增加了42%。
這一發現對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提示人們應關注肉類攝入量,以降低患病風險。高攝入紅肉和加工肉製品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增加有關。肉類的攝入增加直接到最後癌症及心臟病死亡率的增長。
最後,在解釋研究結果時,研究人員非常謹慎。他們明確指出,儘管研究發現肉類攝入量增加與癌症及心臟病死亡率增長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吃肉一定會導致癌症。
因為癌症的發病是多因素的結果,飲食只是其中之一。此外,個體的遺傳背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等也會對癌症風險產生影響。因此,在得出結論時,研究人員強調了適量、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並建議人們關注肉類攝入量以降低患病風險。
我們作為肉類消費大國,2012年人均肉類消費量達到62.7kg,增速之快達到了世界之最,且這一比例還在逐年上升。我們人均肉類消費量較高,但肉類消費結構與其他國家存在差異:我們人均加工肉製品食用量很低,每天遠遠低於50g;豬肉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其屬於紅肉的一種,這可能是我們癌症高發的原因之一。
總之,雖然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結果表明食用紅肉及加工肉製品可能會增加癌症的風險,但是由於癌症並非單因素而導致的疾病,因此關於肉類與癌症的關係還需進一步地定性和定量分析。
文獻表明,肉及肉製品中還含有大量的葉酸、VA、硒和鋅等,這些物質可以由含水果、蔬菜的膳食得到優化,而且水果、蔬菜中的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已經在體外證明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癌作用。因此,關於肉類食用安全性問題人們不必過於驚慌,但是以下兩種肉類要尤其注意,一定要少吃。
二、醫生提醒:這兩種肉可能致癌,要少吃
1)紅肉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紅肉。紅肉是指那些在烹飪前呈現紅色的肉類,如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中既包含對人體有一定益處的營養成分,又包含可能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的物質。
其中最主要的是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這些物質在人體內堆積,可能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問題。此外,紅肉中的亞硝胺、多環芳烴等已被證明具有致癌性。
這些物質可能是在肉類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也可能在人體內與食物中的其他物質反應生成。
反式脂肪酸在天然食物中的含量很低,在肉製品中形成的主要途徑是油炸。因此通過減少油炸時間和降低油炸溫度可以避免有害化合物達到危險水平而致癌,進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避免對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那麼,紅肉與癌症之間到底有何關聯呢?《肉類消費與結直腸風險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系統回顧:薈萃分析方法》一文表明每天增加紅肉或總肉的攝入量100g會提高結/直腸癌的發病率12%~17%。
這可能與紅肉中的致癌物質有關,也可能與紅肉中的高熱量、高脂肪有關。此外,高溫烹調、燒烤或油炸等加工方式也可能增加紅肉中的有害物質。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必完全放棄紅肉。適量的紅肉攝入仍然是允許的,但需要注意成年人每天的紅肉攝入量應控制在50~75克之間。並且盡量採用蒸、煮、燉等低溫烹調方式,避免燒烤、油炸等高溫烹調方式。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的攝入,以豐富飲食結構,降低患癌風險。
總之,紅肉可能致癌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為了維護自身健康,我們應該注意控制紅肉的攝入量,以此來降低患癌症的風險,擁有更加健康的生活。
2)加工肉製品
什麼是加工肉製品?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這類食品描述為經過腌漬、煙熏、發酵及其他用於增強口味或防腐處理方式製成的肉製品。這些食品通常是以豬、牛、禽類肉為主要成分,如熱狗腸、火腿、香腸、熏肉、牛肉乾等。
此外,加工肉製品還包括肉罐頭、肉制醬汁或配料,以及含動物內臟或血液的肉製品。
為了預防肉毒桿菌滋生,部分加工肉製品經過了亞硝酸鹽處理。這種處理可能導致肉類含有亞硝胺,這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大多數加工肉製品都會經過腌制處理,而腌制配料中的亞硝酸鹽會在腸道內形成致癌的亞硝胺。這些亞硝胺能與DNA發生反應,最終可能導致腫瘤的形成。
此外,亞硝胺還會引發一種特定的基因突變模式,這種模式在許多大腸癌病例中都有所體現。因此,為了保障健康和保護環境,建議人們適量食用加工肉類,並密切關注肉類來源和生產過程。選擇健康、可持續的飲食方式對於維護個人健康和全球生態平衡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紅肉及加工肉製品與癌症風險關係的研究進展》中總結了直腸癌、膀胱癌、食管癌、胃癌均與食用紅肉、加工肉類有一定的關聯。那麼如何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確保健康呢?
三、如何健康吃肉?
1.根據個人需求選擇肉的種類
不同種類的肉類食品營養成分不同,因此我們應該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肉類。
一般來說,雞肉、魚肉、瘦肉等低脂肪、高蛋白的肉類更適合需要控制體重和血脂的人群;而牛肉、羊肉等紅肉則富含鐵元素,適合補血補鐵的人群。
此外,應該盡量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肉類,如肥肉、內臟等。
2.選對肉的部位
即便是同一種動物不同部位脂肪含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五花肉的脂肪含量遠高於裡脊肉;魚腹部的脂肪含量高於魚背部。
裡脊肉是豬肉中最嫩的部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低脂肪、低熱量,適合炒、燉等烹飪方式。
選擇正確的肉類部位可以為人們提供所需的營養,同時也可以保持健康。
3.以豆製品代替部分肉類
建議人們以豆製品替代肉類是因為豆製品具有許多健康和營養優勢。
首先,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其氨基酸組成與動物蛋白相似,能夠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同時,豆製品中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對於控制體重和預防心血管疾病非常有益。
其次,豆製品中的營養成分豐富多樣,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這些營養素對於維持身體健康和預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4.搭配蔬菜食用
蔬菜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來源之一,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在食用肉類食品時,應該搭配適量的蔬菜食用,這樣可以平衡營養,促進消化吸收。同時,蔬菜中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幫助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之,雖然長期吃肉並非癌症高發的唯一原因,但為了降低患癌風險,建議人們避免食用紅肉和加工肉類。
同時,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保持多樣化的飲食習慣和適當的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美食的同時保持健康的身體,避免張女士這樣的不幸事件再次發生。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